大型系列紀錄片《農耕探文明》2023年12月25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18:30檔開播,央視頻、央視網等總臺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22集系列紀錄片《農耕探文明》首次系統展現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和創新成果,深入挖掘農業文化遺產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科技等方面的功能價值,生動呈現農耕文明所承載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和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與精神追求。
節目中,眾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得到細致解讀。如延續8000年耕作傳奇的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在全世界最早實現香菇人工栽培的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現今所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實現稻魚鴨共生、魚米鴨同收的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以及黃土高原上的“千年古棗園”陜西佳縣古棗園……它們背后,是大道自然、因地制宜的耕作實踐和農耕智慧,是協同共生的鄉村景觀與生態理念,是鄰里守望、耕讀為本的村規民約。
作為首次系統展現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系列紀錄片,《農耕探文明》通過對農遺故事的紀實性表達、農遺系統的科學性解讀、農遺智慧的深層次展現、農遺文化的深入性挖掘,展現一項項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如何在開發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為充分展現誕生于不同地理地貌、不同風土人情中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節目組深入22個農業文化遺產地,穿梭山林牧場,攀爬山地梯田,踏進田間地頭,運用大量航拍攝影,呈現農遺地的自然風貌、生態系統;利用豐富的延時攝影展現山林牧場、田間地頭的季節更替、萬物生長;利用微觀的視覺表達,捕捉農業文化遺產中的微小細節。
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發現紀實傳媒主要承制的《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等10集節目將陸續播出,敬請收看。
《安徽銅陵 白姜種植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有這樣一種姜,它口感近乎水果,幾乎沒有纖維;它不再是烹調輔料,一躍成為餐桌主角;它不僅可鹽可甜,還以獨特的佛手造型,引眾多“顏控”追捧。獨有特性背后,是別具一格的銅陵白姜種植系統。
《福建福州 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兩千多年前,伴著海浪的顛簸,攜著一身芬芳,茉莉從異域來到福州,與源于中國的茶相知相交,終成莫逆,見證著兩千年間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動。宋代,花與茶這對靈魂伴侶迎來第一次碰撞,此后數百年間,福州人不斷完善技藝,形成了獨有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藝。
《河北涉縣 旱作石堰梯田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巍巍太行,莽莽山嶺中,隱藏著令人驚嘆的北方旱作梯田。先民們在缺水少土的石頭山上,開墾出4萬多畝的旱作石堰梯田;在險峻荒涼的太行山中,修筑起綿延不絕的石堰長城。這是千百年來,人類為了獲得生存權利,不斷改造自然所留下的痕跡。
《云南普洱 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茶,是普洱的文化之魂,而迄今發現全世界最古老的野生茶樹就生長在這里。茶,從普洱走出深山,從中國走向世界。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典范。千百年來,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各族人民與茶相生相伴,書寫了一部通行世界的中國茶史。
《江西萬年 稻作文化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跨越10000多年,最原始的野生稻今天依然在為培育新品種而助力。水稻的馴化,是人類農業文明的發展主線之一,到今天仍未停止。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中,蘊藏著這種神奇作物的基因密碼,也蘊藏著人類從自然中攝取能量的智慧。
《浙江湖州 ?;~塘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千百年來,湖州先民在開發洼地的過程中,通過修筑“縱浦橫塘”水利排灌工程,將常年積水的洼地挖深變成魚塘,并在塘基上大量植桑,這不僅有效克服了洪澇災害,而且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層次復合生態循環農業系統。
《云南紅河哈尼 稻作梯田系統》 >>>點擊觀看視頻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哀牢山南段,1300多年前,哈尼族先民從青藏高原遷徙至此,與生活在這里的其他少數民族一起用雙手和鐵犁,在從山腳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之上,將險惡雄峻的荒山野嶺創造成美麗和諧的綠色家園。